首页>高教信息>文章内容
注重学思结合 创新教材模式
时间:[2011-05-27]来源:党政办公室 作者:党政办公室 点击:891 次

注重学思结合 创新教材模式

迄今的教材建设成果无论多么丰硕,都不表明教材建设的现状令人满意,尤其是教材的创新离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期待还相去甚远。

  ■刘清田 郭金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注重学思结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改革路径,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要素,应该把深化教材改革、提高教材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贡献度”作为未来教材建设的方向。

  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涌现积累了一大批各类优秀教材。然而,迄今的教材建设成果无论多么丰硕,都不表明教材建设的现状令人满意,尤其是教材的创新离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期待还相去甚远。总体来看,现行教材在编写理念、知识传达方式、内容选择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教育界、出版界反思。

  所谓教材模式,大致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编写思想主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构建的相对稳定的内容结构及其传达、呈现方式。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倡导的具体改革目标,必须“注重学思结合”,创新教材模式。

由追求确定性转向动态、多维和开放

  首先,要承认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改变教材要提供结论性知识的观念,让学生明白现在所学的知识只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对事物的认识,今后可能有新的证据证明这些知识是不够科学的。教材中基础知识当然要讲,但要定位于作为掌握变化的、动态的新知识的铺垫。教材编写不妨以假设开始,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讨论的方式传递知识,通过对内容的反思来引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批判地审视问题,科学地探讨有无另一种可能对权威性结论设疑、挑战甚至否定。这样的教材可能更有利于将人类的智慧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其次,教材要多维度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适当地引入其他学科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顺理成章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再其次,教材不妨主动设疑,多提“另一种可能”,在有意为难自己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教材在内容、思维空间、结论、习题等方面具有开放性,不能一味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和逻辑的天衣无缝,应注重突出知识、思想发展的逻辑,给学生提供看待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工具,设计有思维价值但没有标准答案的探究式习题、讨论题。

由给予式的提供知识转向生成知识

  提供知识不是教材的最终目标,教材应定位于在传递知识中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依据“学思结合”的要求,教材除对必要静态知识的条分缕析外,更重要的是同时呈现知识所承载的动态思维历程和与当时实践的互动。教材提供知识的过程应该变成追寻前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历程,是思想和行动的探险,并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变成探究、发现甚至创造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改变支配性的给予和外部灌输的方式,不能把学生排除在教材外,要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发明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地去生成、建构自己的知识,实现教材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教材要为平等的对话式、过程化的教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首先把教材编成学生可角色化参与的“剧本”,通过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会、对知识应用的参与,获得创新、创造的体验,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和方法。

多角度、多元素地传达知识

  首先,应该史、论、辩结合。教材在论述原理的过程中应穿插思想史的内容,生动介绍知识产生、发现、争论、分化整合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前人创新知识的路径和特点,体会知识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系、与当时人们认识的关系,通过了解知识的过去和现状来展望未来,实现对知识的发展性理解。教材应从现实或历史中提出问题或悖论,既介绍不同学派是如何试解、争论的,也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讨论、辩论,并通过“链接”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这也是通过教材的先导作用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其次,倡导文、图、表结合。图有多种,一般来说,一个图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比几段甚至几页文字表达的内容更多,而且具有开发性和较大的想象空间;表具有信息集中和对比性强等特点。恰当地引入图、表和多色印刷,不仅可以改变教材干枯的老面孔,使知识更具活力,愉悦读者特别是“90后”读者,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学思结合”的目标。

  再其次,注重多种媒体动态整合。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图书,一般图书出版后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一般不需要配套资源和服务。一本纸质教材对于课程教学来讲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只有配上内在相互协同、支持的教学资源,并动态化更新,再加上持续的教学服务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幸运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立体化、动态化、个性化呈现内容的手段,我们不仅要尽快实现数字化和内容的先进呈现,还应注意内容与载体是否匹配、各载体之间分工是否错位协同以及是否能无缝整合。如“书++网站”已是比较常见的教材呈现模式,但内容资源如何在三者间配置、如何关联还大有优化的余地。在每种载体内部,还要考虑版式、页面以及动态是否友好,努力做到不仅可读,还要可视,甚至可乐。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栏目导航